“多亏了社区的调解,这地界总算说清楚了,以后俺们两家也能安心种地了!”近日,肥东县包公镇在社区的农田里,随着调解人员在田埂间划出清晰界限,村民两家紧握双手,此前因地界划分引发的矛盾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这场历时数日的田间调解,不仅化解了邻里矛盾,更彰显了镇纪委及社区以情理兼顾、实事求是的方式守护乡村和谐的担当。
事情要从两块相邻农田说起。社区两家农田紧邻,近期却因地界问题争执不下:一方认为另一方耕种时越过早年口头约定的地界,侵占了自家田埂;另一方则反驳,自家耕种区域是祖辈传下的地块,反而是对方去年修田埂时私自挪动了界限。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愈发激动,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无奈之下只好向社区求助。
接到诉求后,社区立即上报镇纪委,联合调解团队第一时间介入,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制定了“先听后查、情理结合”的调解方案。
为了还原事实真相,调解团队决定带双方到田间现场核查。在争议农田旁,调解人员一方面取出村里留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对照图纸上的地块坐标、面积等关键信息,逐一核对两家农田的边界范围;另一方面,邀请村里熟悉当地情况的老村民到场,结合他们回忆的历史地界标记——如老树根、旧田埂痕迹等,一点点还原地界原貌。
在确凿的资料和老村民的佐证下,双方此前的分歧逐渐消解。调解人员趁热打铁,现场组织两人协商,最终确定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为准、结合历史标记划定准确地界,并协助双方在田埂间做出明显标识。“之前是我太着急了,没好好看资料,以后咱们按地界好好种地,互不打扰。”“是我也钻了牛角尖,以后有事咱们好好说。”两人握手言和,矛盾彻底化解。
“乡村矛盾多是家长里短、田边地头的事,关键要听得进诉求、找得到依据、摆得平情理。”镇纪委负责人表示,今后社区将持续优化调解工作方法,以“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为目标,用细致耐心的服务化解邻里矛盾,守护乡村邻里和睦、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让乡亲们在舒心的环境里安心生产、安心生活。(薛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