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鹏家不仅评上‘美丽庭院’,对老人孝顺、帮邻里解困更是出了名,这样的家庭,评议得分必须高!”近日,砀山县砀城镇林屯村林前组党建引领信用村乡风文明评议会现场,评议员们围绕农户表现各抒己见,成为砀城镇以文明评议助推乡村治理的生动缩影。
为让评议工作不走过场、落到实处,林屯村党总支主动扛起主体责任,提前谋划部署。从村内能人里“精挑细选”评议队伍,最终确定由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威望高的党员代表,熟悉村情民意的老党员、老教师等村民代表,以及责任心强的村民小组长组成6个评议小组,每组5人,确保评议力量“优而专”。评议启动前,包片“两委”干部还专门组织评议员开展培训,逐一条目讲解评议流程、细化评议指标,明确“什么能加分、哪些要扣分”,为评议工作筑牢“制度防线”,避免“凭感觉打分”“靠人情评判”。
评议会现场,评议小组成员人手一份《农户乡风文明评议表》,严格遵循“一户一评、一户一档”原则,对照正负面清单、“一票否决”清单逐户核查、逐项打分。评议员们结合日常观察和村民反馈,客观分享对农户的了解,围绕“遵纪守法、家庭和谐、邻里友善、关心集体、移风易俗”等核心维度展开讨论,最终以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每户得分,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让村民看得明白、听得服气。
据了解,此次乡风文明评议有着清晰的“评分标尺”:正面清单中,主动参与公益植树、义务巡逻、帮扶困难群众等行为可获加分;负面清单里,不遵守村规民约、婚丧事宜大操大办、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等行为将被扣分,若存在失信违约、违法违纪等严重问题,还将触发“一票否决”,直接定为失信农户。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评议标准,让文明行为有了“量化指标”,也让村民有了明确的行动指南。
“以前村里评先进全靠‘口头说’,现在有了清单、有了分数,谁好谁差一目了然!”参与评议的村民代表王大爷感慨道。这场“家门口的评议”,不仅为林屯村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供了精准的农户信用数据支撑,更以“评”树起文明新风、以“议”凝聚了民心民意——通过评议,孝老爱亲、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的美德被进一步弘扬,铺张浪费、自私自利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
下一步,砀城镇将总结推广乡风文明评议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完善评议机制、拓宽评议范围,让“晒信用、比文明”成为全镇乡村治理的常态,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信用动力”,绘就文明和谐、共建共享的乡村新图景。(通讯员 李方)(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