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回到家乡太和县双庙镇的退役军人范文军时刻以优秀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致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的优秀品质,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扬。
开拓创新,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2008年12月,范文军从部队退伍到原籍太和县双庙镇双庙村从事农业生产。他发现本地小麦、大豆连年大丰收,但由于销路不畅,当地群众很难卖个好价钱。为了帮助乡亲们打开销路,范文军开始尝试小麦、大豆等粮食产品的经营。由于初期经营不善,经营几经濒临倒闭。
面对困境,范文军没有气馁灰心,千方百计寻找自己经营上的差距和短板。此时镇政府也介绍他参加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他不但经营与其他人一样的粮食收购和供销,还积极搭建大豆色选项目,以“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经营理念,终于让生意走上了正轨。致富不忘乡亲,在范文军的带领下,全村从事粮食经营的农户达10余户,同时他还在资金、经营方面为大家想办法出主意,带动群众一起走上了致富路,被乡亲们喻为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乐于奉献,脱贫工作的贴心人
2017年,36岁的范文军选进村总支委员会任委员,成了一名村官。他把经营交给家里人,自己则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作工作。范文军经常到贫困户家中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增强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因户施策,帮助大家找出路。

范文军所包的自然村,每个贫困户的情况都被他记得清清楚楚:贫困户范兆远的平房渗水,他亲自带领人去修缮;贫困户范兆芳年纪大了,无法进行产业扶贫项目,他帮助其经营烟酒日用品零售店;贫困户范吉印头脑灵活,他便介绍到太和运输公司当售票员。在范文军的带动帮助下,全自然村2017年、2018年共脱贫15户,没有出现一户返贫现象。在所包的自然村,一提起范文军,贫困户都交口陈赞说,他是咱困户最贴心的人!

任劳任怨,退役不褪色的好村官
作为双庙村的支委委员,范文军也很注重做好全村退伍军人的思想疏导工作,他向村里的退伍军人宣传党的政策,带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保持军人本色,成为发展生产和经营的标兵。同村的退伍军人王帅,因为退伍后一时看不到出路,思想不稳定。范文军几次上门与他谈心,在思想上疏导、资金上支持,让王帅很快走上了养殖致富路。今年3月,王帅还因表现突出被吸纳为村后备干部。
双庙村村情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及时化解各种纠纷,范文军也常常要做“中间人”进行调解。他调解讲究方法,以事实说话,总是细致地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到不偏袒不徇私,公平公正,调解结果总能让人满意。近来,拆违拆旧、环境整治村里的工作重点,也成为了矛盾集中的领域。范文军说服家人,第一个拆除了自家属于“拆违拆旧”范围的老屋,以身作则推动工作开展。在他的带领下,范草寺自然村在全镇环境整治工作中成绩优异,荣获第一名。
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中,范文军又带领村民小组长对全村的老弱病残户进行午收灭茬帮扶。80多岁的贫困户范兆聚,因为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开展午收灭茬有困难。得知情况的范文军主动联系本地的农机机主帮助范家进行午收和秸秆灭茬。禁烧工作开展的10多天里,范文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12点不休息,冒着38度的高温深入田间地头,眼熬红了,脸晒黑了,却始终战斗在秸秆禁烧第一线。
范文军常说:“村支部委员职务不高,但离群众最近,为群众办实事最具体、最便利、最得力。”自任现职以来,范文军时刻牢记宗旨,不忘军人本色,被村民誉为退役不褪色的好村官。
(作者:王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