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梅渚镇中房村,是一个靠山无山、靠水无水,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的贫困村。村两委将产业扶贫作为摘掉“穷帽子”的重要抓手,带领村民一步步向着小康路上迈进。
通过市场调研,该村两委发现芦笋种植效益好、风险低,而且本村土地适宜种植芦笋,于是建立了芦笋产业基地,并由当地种植大户承包下来。这一举措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史道胜介绍:“这个项目是村里2019年谋划建设的。一期项目种植了20亩,预计今年十月份,首批芦笋能够上市收益。”
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该村认真谋划产业项目,在2015年引入32.24k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2016年引入46.02k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2017年建成并网发电。截至目前,累计收益18万元左右,开发了4个公益性岗位。
因病致贫、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陈爱芳受益于该项目,在家门口做起了光伏管理员。陈爱芳对此很满意,她说:“我身体不好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村里知道我的情况后,帮我找到这份工作。在这干活不累,一个月还能补贴几百块钱。”
在中房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产业扶贫卓有成效,村集体经济从2013年的1.15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20.6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4年的121户179人到如今全面脱贫。下一步,中房村将继续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人群实现稳定脱贫、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之举,通过产业“造血”筑牢全村脱贫根基。(徐秋晗 王敏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