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凤凰山茶叶合作社,近日200多亩白茶连绵起伏,一株株及膝的茶树随风摇曳。七八个工人正在清除杂草,现场一片忙碌。“我在合作社除草、浇水、施肥、采茶叶,一年能有7000多元收入,家门口就能上班,真是太好了!”正在干活的贫困户杨小飞难掩心中的喜悦。
“合作社将现有基地茶园按照100元一亩的低价反流转给16户贫困户,同时给予技术等帮扶,全力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合作社负责人陈林说,针对部分农户年龄较大、缺少劳力和技术,合作社通过组织技术工、采摘工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服务,帮助发展茶产业。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吸收成员330名,带动周边茶农及农户850余户,该社年销售收入726.5万元,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助农增收300多万元,户均增收达6000元。
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基地油茶树漫山遍野,枝头上挂满油茶果,十几个村民正忙着管养油茶树。68岁的贫困户余世明就是其中一位,“我年龄大了,不能在外务工,在油茶基地可以做些除草、采果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按天记工,一天能挣100多元。”
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据“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发展模式,通过务工、土地流转、订单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我们公司油茶示范基地共3000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油茶、油用牡丹种植4000余亩,油茶基地在除草、施肥、剪枝、采果等日常管护上都需要用工,已为周边村庄常年提供包括14名贫困户在内的70多个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每年总计能够给务工人员带来60余万元务工收入。”公司负责人姜松说道。
“我们大力推广农业园区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的‘四带’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贫困村深入对接,合理选择订单、入股、劳务、服务等带动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据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四带”模式的广泛开展为郎溪县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共参与带动的各类经营主体295家,带动贫困户1626户。(余庆 余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