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和县桑营镇闫营村王大妈像往常一样,在广场上锻炼身体,不远处的广播里播送着通知,“今天送戏下乡到我们村,请大家在8:00到广场上观看演出......”,平时喜欢文艺的王大妈立刻邀上几位好友,又说又笑地来到了广场,闻讯而来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
广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吸引着人们,目不暇接,入耳入心,舞蹈《共圆中国梦》美轮美奂,小品《烛光里的妈妈》耐人寻味,经典戏曲《女驸马》《夫妻观灯》唱段回味悠长,歌曲《酒干倘卖无》器乐演奏《女儿情》高亢明丽,13个节目两个小时的演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很多人拿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这演出太好看了,好几个节目都有教育意义,我要说给更多的人”,王大妈说。
“送戏下乡的节目一年比一年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治理念,宣传精准扶贫、安全生产知识,让老百姓既看到精彩的节目,也学到普法、消防、健康等知识,了解精准扶贫政策,接地气,很赞,”在一旁和王大妈一起看演出的闫大伯说道,“我对小品《懒汉脱贫》印象深,国家政策好,咱也不能对不起政府和帮扶人,不能学懒汉,要做勤快人”,贫困户闫现信说。一位年轻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演员唱的黄梅戏简直绝了,不比电视上的差。
看到下了场的演员演员张阳,笔者在后台和他聊了起来,他今年40出头,参加送戏下乡有十多年了,他告诉笔者,群众对送戏下乡的要求和标准高了,倒逼演员艺术上进步,为了让群众听懂上心,一句台词改十来遍是常有的事,但是看到观众喜笑颜开,他们就觉得苦和累都没有了。
演出结束后,许多村民久久不愿离开,期待着下一场到来。
台上精彩演出,台下耳听心受。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年来,送戏下乡一直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演员实力雄厚,演出阵容强大,不乏有国家级演员,内容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还经常变换节目,使群众常看常新,不但给群众送来了欢乐,而且还带来了营养,前些天,看了送戏下乡节目的三店村七年级学生杨洋,学习上也更加刻苦努力。
这次送戏下乡的中标单位是安徽徽之韵艺术团,镇文化站提前就与村里对接,做好场地电源等服务,通过广播通知、微信群发布、口口相传等方式,让群众观看演出,欣赏文艺节目,享受文化滋养。接下来,将在全镇各村进行演出,村村有场送戏下乡。(高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