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稻渔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优质渔米评比在皖举行
来源: 冯长福 2020-12-06 02:01:31 责编: 喻寒松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于秀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一行视察优质渔米评比区

12月5日,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2020年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在合肥举行。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于秀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部分省(市、区)渔业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单位及稻渔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江开勇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十三五”期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迅速发展,呈现出“生产生态协调、产品优质绿色、农旅深度融合”的产业格局,成为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极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明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仍将作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于秀娟介绍了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和产量双增的喜人态势和“产、学、研”协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情况。据统计,2019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种养面积近3500万亩,稻谷产量达到1750万吨,水产品产量超过290万吨,产业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稻渔品牌不断涌现,在稳粮增收和保障水产品供给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20年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种养面积增至3800万亩。

“安徽是渔业大省,水域生态良好,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经济总产值均位居内陆省份前四位。”杨增权表示,近年来,安徽依托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开展苗种繁育攻关,创建种养示范基地,培育示范经营主体,打造稻渔品牌,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和农民增收的亮点。本次大赛和评比活动在安徽举办,有利于加强渔业合作、集聚要素资源,推动安徽渔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6

本次活动共有128家单位参加,其中有58家单位参加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有81份籼米和38份粳米参加优质渔米评比推介。进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和专家严谨细致的品评,创新大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质渔米共评出金奖12名、银奖24名。

记者了解到,2020年安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18.3万亩,形成了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大优势区域;全省30万亩以上县2个,20万亩以上县3个,10万亩以上县9个,六安市成为我省第一个面积超百万亩的市;创建万亩示范区37个,千亩示范片379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0个;现有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涌现出合肥龙虾、全椒龙虾、霍邱龙虾等一批知名稻渔品牌。(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文/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