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郎溪县委党校: 立足“点线面”争当学习教育主力军
来源: 宗禾 2021-06-24 15:08:31 责编: 李伟 喻寒松 夏朝阳

微信图片_20210519121429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郎溪县委党校切实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阵地建设,积极扛起政治责任,围绕主责主业,立足“点线面”,全面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量,争当学习教育先行军、主力军。

抓实“关键点”。强化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形成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分管领导组织实施,全体教职工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力有序推进了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强化学习研讨。全体教职工采取“集中+自学”“线上+线下”“研讨交流+自学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深学透、走深走实。集中学。利用校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会议、支部党员大会等形式集中学习18次、12个篇目。安排7名教师参加“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共党史专题师资培训班”5天集中学习、研讨会,安排2名教师参加全省党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会、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研讨学。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突出学用结合,先后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等专题研讨会3次。网络学。积极参与“党史天天读、每周一讲史、每月一交流”及“学党史庆百年华诞·担使命建美丽郎川”网络知识竞答、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党史教育专题等活动,推送率及参学率均达100%。强化实践运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与县委县政府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县委党校成立调研专班,采取实地走访、基层座谈、跟会调研等多种形式,拟定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20项,出版《学习与思考》3期。其中该校撰写的《关于在全市推行校车运营模式改革的建议》在《市情研究》第22期刊登,并获市政协主席张平、副市长黄敏批示。

延伸“中心线”。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小组,全面梳理县域党史脉络,整理本地先烈事迹、革命故事、著名战役等内容,通过集体备课、试讲评审、小组打磨等形式,形成“寻迹郎溪三桥 追忆百年风云”“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共党史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的三次伟大飞跃”等6堂党史精品课;开展“追寻红色踪迹 传承红色基因”微宣讲视频征集评选及“学党史 讲党史故事”读书演讲比赛活动,先后形成“郎川红色引路人夏雨初”“传奇将军陈文”等5条地方特色鲜明的微视频,推选1名年轻优秀教师代表赴市参赛,打磨出一份主题突出的优质演讲大纲;依托“三桥”(毕桥夏雨初烈士墓园、涛城沙桥支部旧址、姚村夏桥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教育基地,树立县乡党校“一盘棋”思想,重点打造“一园三馆三阵地”、中共广郎中心县委旧址(永盛磨坊)等党史现场教学基地。

扩大“覆盖面”。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结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宣传及“弘扬郎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安排,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发出“党校好声音”,切实打通思想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先后赴7个乡镇、10个县直单位宣讲16场次,受众1800余人次;会同县融媒体中心,安排青年教师进驻“郎溪之声”,开设电波上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军旗的由来”,收听、阅读、转发量达2万人次;充分发挥9个乡镇党委党校阵地载体作用,积极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学党史”活动,创新宣讲形式,让党史学习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据初步统计,通过“守护·2021清明祭扫”“看电影 学党史”“微党课 进校园”“4·23读书日”等多种形式,在乡镇层面开展有规模宣讲及各类活动达90场,参与人数达1.5万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三进三问”方式全面收集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提出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关心关注的工作,共建立项目清单8项。(宗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