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亮亮身边的红色宝贝|珍贵的毛主席签名
来源: 李芳 2021-07-06 16:14:15 责编: 喻寒松

安徽党媒云

微信图片_20210706160855

微信图片_20210706160902

↑1951年10月,李秀英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时,毛主席为她签名留念。

今年94岁高龄的李秀英老人,至今珍藏着一个由毛泽东主席为她亲笔签名的本子,纸张发黄,钢笔题写的“毛泽东”三个字,虽因年代久远字迹有点褪色,但仍不失毛主席字体的遒劲有力。

李秀英珍藏毛主席签名已近70年,这成为她教育子女们的“传家宝”。她时常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我和我们一家人的今天。我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

今年6月6日,阜南县王家坝镇党委在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教育中,邀请全国治淮劳模李秀英为全镇党员干部上党课。李秀英给大家讲述了她当年的治淮故事,以及作为一名治淮模范,在全国政协召开的一届三次会议上,见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主席还为她签名留念,这成为她一生的荣耀。

李秀英出生在淮河岸边的颍上县,从小就饱受水患之苦。7岁那年,暴涨的淮河水卷走了她,幸亏被一棵大树挡住才保住了性命。1951年4月,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22岁的青年妇女李秀英坚决报名参加治淮劳动。

1951年7月,颍上润河闸工程提前竣工,李秀英因事迹突出,被评为“特级治淮劳动模范”。当年10月,李秀英作为劳模,被邀请到北京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会上她见到了钱正英。就餐时,钱正英还把她介绍给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并一起合影留念。政协会议结束的那天,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同委员代表握手,走到李秀英那排座位时,毛主席停了下来。这时,有人向毛主席介绍李秀英,她立即把自己的会议记录本递给毛主席,希望毛主席给她签个名。毛主席微笑着接过李秀英的本子,坐在代表席位上,给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毛泽东”。

站在毛主席面前的李秀英热血沸腾,她没有想到不仅见到了毛主席,还给她签名留念。当毛主席把签名的本子递给李秀英时,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952年,驻福建前线部队播放电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纪录片时,一位叫冯学永的连长看到影片中的李秀英时,突然嚎啕大哭。他对身边的战士们说,电影上的李秀英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爱人。冯学永是在一次被国民党抓壮丁时和爱人失散的,后来部队起义他参加了解放军。此后他虽多次写信找过李秀英,但都没有消息。电影播放后,经过军地双方协查,一对失散近10年的恩爱夫妻又重逢。那时,李秀英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妇女干部,在安徽省水利厅工作。夫妻重逢后,她随军来到福建安南县,成为一名军嫂。此后,丈夫的部队移防到哪里,她就跟随到哪里,也把毛主席的签名本带到哪里。1977年,李秀英随丈夫转业回到阜阳,直到从阜阳地区印刷厂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休。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李秀英不能多参加社会活动了,但社区的党员活动,她一定要参加。去年,央视《国家记忆》栏目组拍摄关于淮河的纪录片,摄制组一行专程从北京来到阜阳,93岁高龄的李秀英再次入镜。来到当年修建的润河闸前,面对滚滚淮河,李秀英感慨万千。她说:“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国家才有能力修好淮河,我们也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讯员 李芳 文/供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