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洞风景区位于皖苏浙三省交界的广德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群。自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长三角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日到太极洞采风,不但看到核心景区的巨大变化,更亲身体验了景区新的旅游业态项目,有五色谷景区的皖南根雕非遗文化展、花海观光、亲子互动;有石龙山的漂流、VR体验、网红打卡;果果家园的农事体验、水果采摘……以前的“小景点”,俨然成为一个“大景区”。
这种从“小”到“大”的变化,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统揽景区工作,带领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同心、同向、同力,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提升经营管理,推进乡村振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一地六县’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太极洞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炜给出了答案。
提升核心景区新形象
盛夏时节,来到太极洞景区,满眼是美景、处处是变化。花园式的生态停车场、标准化的售票中心、科技化的地质博物馆、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还有那干净整洁的游步道、清晰的标识指引。祈福长廊上的风铃随着祈福牌在微风中摇曳,发出长长的“叮铃铃”响声,像是欢迎每一位到来的游客。摆pose、拍照片、拍视频,发朋友圈、发抖音,打卡网红点,这些都是来太极洞游客的“标配”。在景区内,打卡点还有很多,如砚池湖、太极重光、天下四绝等等。
“近年来,我们投入资金近1亿元用于核心景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智慧旅游系统、综合管网改造、供电设施改造、游客广场改造,新建游步道、停车场、旅游公厕等20余项工程,使得景区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善,也达到了旅游环境更加美化、功能布局更加优化、旅游体验更加人性化舒适化的预期目标。”太极洞党工委副书记李昊介绍道。
景区环境、功能提升了,还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太极洞风景区主动加入中国溶洞联盟、环太湖旅游圈、长三角自驾游联盟、合福高铁旅游联盟,同时与周边的龙之梦、南山竹海、天目湖、中南百草园等知名景点连线营销,做好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合作互利。围绕长三角客源市场,开展旅游营销“六进”活动,让景区进入社区、学校、企业等重点客源地,让更多的人知晓景区的特点和交通优势。
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太极文化旅游节、汉服文化节、风铃祈福节等节庆活动,以活动带动景区人气。为了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景区,邀请长三角知名媒体、旅游达人、网络博主来采风,也让每一位游客充当景区的宣传员,发挥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自媒体效应,扩大太极洞品牌的影响力。
在塑造对外形象的同时,景区加强内部管理。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目标,建立企业经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管理制度,推行微笑服务、满意服务,人人都是安全员、讲解员、引导员,培育企业文化,增强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已经刻在每一位职工的心里。“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据了解,太极洞景区已经连续八年在宣城市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中处于首位,成为全市的龙头旅游景区。
守住资源保护生命线
太极洞风景区位于三省交界处,包含浙江3.6平方公里、江苏4平方公里,景区“插花地”多,权属复杂,管理难度大。同时景区有丰富的太湖石、紫泥等资源,过去一些非法开采及破坏资源环境行为时有发生。区域协调难、执法执行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景区。
近年来,太极洞党工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突出主业主责,强化履职担当。将景区的资源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太极洞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大宣传、执法力度,有效保护太极洞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
建立三省联动执法机制,与广德市新杭镇、江苏宜兴市太华镇、浙江长兴县煤山镇共同查处非法开采、乱堆乱放、违规搭建等行为,坚持日常巡查、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确保天天有人管事、事事有人跟进。落实上级环保督查、土地督查、绿盾行动(卫星遥感点位现场核查及问题整改)、生态红线检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等工作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同时在景区日常管理中,坚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入开展景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提高景区综合治理能力。
跨区域联合保护、联合执法的新局面打开后,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趋好转,这也为景区发展夯实了基础、拓宽了空间。
铺开景村融合新画卷
今年“五一”期间,太极洞景区迎来旅游高峰期,景区接待压力较大。太极洞党工委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接待的同时,号召景区所在的桃园村老百姓通过“打开院门、做好引导、文明待客”来缓解交通压力。
于是,出现了桃园村支“两委”班子在各个交通路口指挥交通,村里的农家乐协会、老年人协会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车辆停放,沿路村民打开自家院门免费让游客停车,农家乐经营户热情待客、诚信经营的“大场面”。
景村同力、干群同心迎接旅游高峰期,只是党群助力景区发展的一个小缩影。近年来,景区结合文明创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民生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最美太极人”“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文明与旅游”同行、“文明创建——爱我景区”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景区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发展旅游经济。
景区按照“洞内文章洞外做”工作思路,引进旅游项目,丰富产品业态,拓展客源市场。目前,太极度假营地、壶天幻境、五色谷文博园、石龙山漂流、果果家采摘园等项目已建成并对外营业;冰雪运动基地、新时代军事基地等一批社会性招商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现有民宿、农家乐33家,带动600多位村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环境变美了,游客多了,我们收入也高了,我举双手赞同,全心支持景区发展!”麻栗岗组村民沈万春高兴地说。
据了解,桃园村在2016年成立了股份合作社、广德金园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广德金鼎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接景区环卫保洁、绿化等工作,同时依托现有的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参与各项经营活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11.3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52.6万元。村民变股民,也分得“股红”。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销售农副产品,可以说从景区的发展中享受到真正的“红利”。
桃园村在2019年被国家文旅部授予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还是安徽省农村电商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融入开放合作新格局
盛夏已至,一切丰收的果实正在酝酿。
在太极洞风景区内,正在建设中的安徽太极·金陵山庄项目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这个项目从去年10月开工建设,仅仅用了78天就实现主体工程封顶。目前正在加快装饰装修工程建设,预计在今年12月底建成,2022年元月试营业。”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该项目是由广德文旅公司、无锡鼎尚建设公司、南京金陵饭店集团采用EPC+O(建设+运营)模式合作的高端酒店项目,投资达1.1亿元,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水平。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个项目是采用全新的建设运营一体化招标模式,既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借用金陵饭店的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有利于项目的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能够提高运营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太极洞风景区结下的新果实。
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旅游行业的不利环境下,太极洞党工委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思路,打好疫情后复工复产的硬仗。2020年,太极洞景区与上海景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承担核心景区的运营,力求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式提升景区的人气和经营效益;与上海铁路局合作开通安徽首趟“洞藏太极·道广德来”高铁旅游专列,借助广德高铁开通发展高铁旅游,带动广德全域旅游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
在景区内,一张更大的蓝图正在铺展开来。
“建设桃园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奋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点、太极洞5A景区创建核心区。”这是太极洞党工委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工作目标以及景村融合发展新的工作抓手。
2020年,安徽省提出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广德市列为先行示范区。太极洞党工委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主动与深圳华侨城集团、浙江蓝城公司等知名企业对接,拟建设以非遗文化街区、良渚文化园等为项目主体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依托良好的旅游产业基础和长三角客源市场,推行“+旅游”发展模式,建设文化旅游项目,突出产业带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广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正在加快推进中。
在景区采访中,“景区详规什么时候能够审批下来”是干部、村民谈论最多的话题。因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详规的审批需要层层评审,最终需要国家林草局审批,诸多因素推进较慢。没有详规就不能开发建设,一些好的项目迟迟无法落地,景区空间很难打开,功能布局和产品业态很难提升。大家都比较着急,就等着详规批下来“撸起袖子加油干”。这项工作目前有了最新的消息:景区详规已于6月底通过省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下一步将提交国家林草局,有望于年底通过审批。
“景区蓝图已经铺开,实干才能成就梦想。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文旅融合新标地为目标,久久为功,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太极洞一定会成为一个环境优美、业态丰富、产业兴旺的综合性景区,也会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区。”谈及下一步发展,周炜书记信心满满地说道。(曾宪成 余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