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岳西县五河镇双河村石河组,正在劳作的王灿群夫妇一边打扫畜舍,一边将清亮的自来水放入圈羊的食槽里,羊群争先恐后地挤上前喝水。看着渐渐肥壮的牛羊,两口子高兴地笑了。
王灿群夫妇不仅养羊,还养了牛。虽然从事养殖业十年,但规模一直上不去,主要是“水”耽误了功夫。在过去,他们这里的简易自来水水量不稳定,洗衣要到300米外的小河,喂牛喂羊的水源更是无法保证,有时甚至要下河挑水。2019年,双河村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覆盖到二房、中心、汪岭等12个居民组,700余人都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许多农户都用上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稳定可靠的自来水,不仅让他们省时省力,而且便利规模化养殖。2020年王灿群家的羊存栏数量上升到50只,肉牛存栏30头。“今年的收入应该超过10万元吧!”王灿群笑着说。
水兴带动产业兴。用水有了保证,双河村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自发回乡发展产业。柳林组的蒋敏创立了家庭农场,2020年正式运营,当年养母猪22头、羊60只,生猪出栏100余头,获利15万元。汪岭组王佑结养殖皖南山鸡,现在也发展到3000多只,获利6万元。
近年来,岳西县始终将农村饮水作为重点水利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巩固提升,建立健全系列管护机制,不仅保证了人畜饮水安全,而且推动了产业发展。
在白帽镇双畈村河西组村民余建华家的生姜种植田里,他侃起自己的致富产业经:“现在农村供水和城里人一样方便,遇到干旱时节,我们还可以用饮水工程多余的弃水浇灌姜田,不但保证了产量,又提升了品质。每年种12亩姜,自家纯收益10万多元,还能为其他村民增加近2万多元的务工收入。我们组种植10亩以上的大户已发展到4家,全组共83亩,收益达80万元以上。”
“两人一亩姜,脱贫有保障,一人一亩姜,致富奔小康。”这是双畈村流传在村庄里的一句谚语,更是如今双畈村的真实写照。据双畈村党支部书记阮亚峰介绍,去年,该县农饮办安排资金150万元,对白帽镇双畈村4个农饮工程点进行全面巩固提升,不仅彻底解决了当地水质水量不稳定问题,还助力了该村生姜集约化、商品化发展。现在全村556户居民,家家户户种生姜,总面积达1500亩,年均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双畈村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56户贫困户都依托种植生姜增加收入。
今年以来,岳西县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新建或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处,涉及10个乡镇13个村,投入资金1044万元,受益人口6279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成了最受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随着农村供水网络进一步完善,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必将为种植养殖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底气,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旅游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村民致富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岳西县水利局副局长刘文中说。(殷瑛 崔泽惠 黄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