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实干促招商 引来“金凤凰” 临泉县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地”
来源: 赵怀勇 2021-12-17 19:45:45 责编: 许雅婷 胡明兵 张波

微信截图_20211217163845

近年来,临泉县大力实施“六县战略”,着力打造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先行区、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带来了招商引资形势的根本变化。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的项目顺利进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做到招得来、引得稳、落得实、成长得好,临泉县有自己的“独家秘籍”。

发展洼地引来留心“金凤凰”

走进临泉县经开区安徽浙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装修一新的标准化车间里,一台台先进的加工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即将投产运行。据了解,像安徽浙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长三角地区企业,有14家集中落户在临泉经开区。目前,已有10家企业入驻厂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4亿元。

曾经的临泉,交通不便、资源不多、区位不优、发展不快,经过多年的努力,昔日的不足,成为今天的后发优势,洼地效应日益凸现。

微信截图_20211217163903

“十三五”时期,临泉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战略机遇,立足产业基础,聚焦产业规划,创新招商理念,突出精准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民招商氛围逐渐浓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

近年来,临泉县招商引资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到位资金年均增幅保持在15%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年均增幅保持在18%以上。“两区三园”格局初步形成,绿色食品、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皮革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柏联智能科技产业园、轻纺产业园、锦荣皮革、闽粤台包装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大项目先后落户。项目工作基本形成了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

随着招商引资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工业项目土地供应量也逐年增加,土地指标制约因素不断破解,为项目的落地建设提供了保障。同时,每个项目平均用地量也逐年增长,反映了招商引资工业项目体量不断增大。

从项目来源上看,临泉县招商引资项目主要来源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主要招商产业为精密机械、服装加工、食品加工等;珠三角地区主要招商产业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类;省内招商项目主要来自合肥,以商业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为主。项目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项目投资主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返乡创业类项目占50%以上,是临泉县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就投资金额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较大。引进项目中,形成了返乡创业、企业增资扩股和县外投资项目三分天下的局面。

今年以来,临泉县累计引入上海、苏州、台州等长三角地区企业20多家,投资近10亿元,带动就业约1000人。

微信截图_20211217163855

环境优化成就贴心“小棉袄”

富利华纺织制品有限公司是临泉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入驻位于宋集镇的中原轻纺产业城。入园当年就生产了1800万米水溶性窗帘布,年产值3600万元,带动50余人就业。2020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对纺织工艺进行更新,同时进行产业技术升级。

吸引富利华持续增加投入、升级技术的,是轻纺产业园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企业负责人陆献涛说:“园区就像是贴心‘小棉袄’,为我们提供周到服务。我只管生产,其他问题园区都帮助解决了。”   

该园区精准定位轻纺产业,规划总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加工、仓储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动承接长三角轻纺产业转移,积极打造中原轻纺产业集聚区。园区建有100亩物流园区,新建易购综合体、客运站、幼儿园和小学,提供集商贸、住宅、教育、文化为一体的配套服务设施。目前,园区建成面积0.21平方公里,企业总数达到16家,实现工业产值9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带动本地就业1000余人。

和轻纺产业园一样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还有位于鲖城镇的皮革产业园。该园区连续完善了6条路网建设,投资9200万元建成110千伏变电站,投资1.4亿元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18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二期 3栋6层标准化厂房及1栋配套设施用房正在积极建设中,天然气气罐站已经向企业供气。

完善的基础设施,赢得了广大企业的青睐。目前,皮革产业园已入驻企业6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初步形成了以锦荣皮业、鸿福制革为龙头的牛皮产销,以宏达皮业为龙头的羊皮产销和以皇胶堂生物科技公司为龙头的驴皮产销的皮革总部经济。

微信截图_20211217163930

此外,位于杨桥镇的食品产业园在完备的基础设施加持下,已入驻企业21家,其中食品企业14家,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轻纺产业园、皮革产业园、食品产业园“三园”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临泉县经济开发区和临庐产业园区“两区”的引领带动。

临泉县经开区总规划面积16.26平方公里,现已建成面积6.76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主干道路16条37公里,标准厂房、宿舍及人才公寓35万㎡,实现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九通一平,园区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目前,经开区入驻工业企业18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截至今年10月底,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6.34亿元,完成税收4.98亿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经开区还设立了县政务服务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县直审批部门进驻办公,以委托或授权的方式进行权力下放。同时,实行企业联系包保机制,积极开展 “四送一服”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临庐产业园运行以来,累计投入38.93 亿元,拆迁房屋 83.05万平方米,建成道路29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11.88公里、安置区42万平方米(3386 套)、学校3所7.47万平方米、生态绿地2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园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68个,协议总投资64.86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61个,建成投产(运营)项目34个。

微信截图_20211217163913

政策支持端上可口“硬盘菜”

近年来,临泉县在积极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同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临泉县轻纺产业园奖补办法》《临泉县皮革产业园奖补办法》《临泉县食品产业园奖补办法》等文件,着力在资金、人才、技术、环保、信息、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一系列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端上了可口“硬盘菜”。

建立机制搞好服务。临泉县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产业加快发展。该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县经济工作领导机制和县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设立县十一个经济工作小组和县十一大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小组,聚焦在建项目抓达产、达产项目抓扩能、招商项目抓落地,协调解决产业重大问题,统筹推进产业招商、项目服务等工作。

通力协作强化调度。临泉县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亲自调度,相关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在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该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督办重大项目,结合全县产业发展现状,赴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开展产业招商,洽谈了一批优质项目。

搭建平台全力招商。临泉县进一步强化县经开区、临庐产业园“两区三园”招商功能,对杨桥、宋集、鲖城三个乡镇产业园,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明确产业定位,积极鼓励投资规模小的工业企业入驻,提升产业集聚度。同时,发挥金融机构优势,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介优质项目,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及优质项目增加信贷投放。此外,不断创新招商方式,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项目对接,举办 “不见面”招商对接暨项目签约活动,开展视频招商、组织云视频签约活动,线上对接推动项目进程。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临泉县成立县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精简审批事项,提高服务质效,优化政务服务,规范监管行为,切实解决“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赵怀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