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进入腊月,郎溪县飞鲤镇庹忠标老人的年糕作坊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在不大的作坊里,碾米、上蒸、翻蒸、打年糕等都有专门的师傅负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蒸米是整个年糕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往往由庹忠标亲自上手。记者看到,被水蒸气充分浸润的米粉饱满晶莹,凝结成团,倒进打糕机里,长条状的年糕就顺着管道“流淌”出来,师傅们忙着将热腾腾的年糕分拣出来,不一会一张张竹匾上就摆满了年糕。
打年糕看上去简单,但要制作出正宗好吃的年糕并不容易,庹师傅告诉记者,首先要将大米洗净、浸泡。大米的选择很有讲究,一般糯米与粳米要各掺一半,这样打出来的年糕口味才最佳,也可用糯米和大米按6:4的比例混合后制作,现在市面上见得较多的就是非纯糯米年糕。
“烧锅炉要用柴火,这样做出来的年糕又干净、又好吃。”在作坊的锅炉房内,庹忠标介绍说。烧煤会飘出煤灰,影响到年糕的质量,为此他专门请了一个师傅烧锅炉,并且柴火的价格比煤的价格高不少,但为了做出美味的年糕,一切都值得。
记者了解到,35年前,庹忠标看到别人家年糕生意很好,就抱着学一门手艺的想法,专程前往宣州区洪林镇学习打年糕。从此以后,每逢冬季,庹师傅家的年糕作坊里都会飘出阵阵米香味,“飘”出浓浓的年味,吸引四里八乡的乡亲们上门定做年糕,不仅有当地的农户,周边地区包括江苏溧阳、宣城洪林桥、本县十字镇的人也慕名而来。“他家的年糕比别人家年糕要好吃一点,每年都要给朋友带啊,他们都觉得好吃。”正在买年糕的村民刘世福说道。
吃年糕寓意来年节节高。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中,庹师傅一家揉捏着是家家户户对来年的期盼,咀嚼着香糯的年糕,满满都是家的温情。
“做年糕比干农活、打工还要吃苦,我年纪大了,搞不动了,想交给儿子把这项手艺继续传承下去。以后注册一个商标,搞真空包装,让更多人吃到我的年糕。”庹忠标说。(余克俭 查曼 张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