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沟渠有积水一定要及时清理,不然会影响麦子的收成……”立春时节,郎溪县飞鲤镇王村村种植大户、脱贫户杨正东一大早来到自家承包田,该镇农业技术人员钱良宝正在向他讲解小麦相关病虫害防治知识。
“现在栽种、锄草、治虫各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杨正东一边说,一边挥动锄头开始清理沟渠积水。“遇到天气不好和病虫害,技术员还会及时提醒我做好预防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春节期间,杨正东一直没闲着,天天都要到田间地头转上一圈。飞鲤镇农技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和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为他答疑解惑。“这100多亩小麦和油菜可是今年上半年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纯收入4万多元,今年应该会比去年更高。”杨正东打算去农资店预订一下,给田里追施春肥。
“立春就意味着春耕生产拉开序幕。每到这时候,我们农技人员都忙活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播种、育苗、移栽,帮助他们搞好春耕生产。”飞鲤镇农技人员钱良宝说。接下来,农业技术人员将持续跟进,全力以赴抓质量、促春浇、保春耕,确保不误农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在新发镇双桥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黄保才和副队长彭淦一大早从家里赶到驻村地点,去芦笋基地为芦笋大棚套层“保护套”。“芦笋最适宜的温度是摄氏15度到25度,采摘时,芦笋的头部包衣越紧质量越好。”黄保才说,近期的低温给芦笋长势造成了影响,工作队在县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帮助基地度过低温天气,减少农户损失。
双桥村曾是该县贫困村之一,以前集体经济为0,还一度欠有外债。为了早日改变村里无主导产业的状况,2017年开始,村里经过前期谋划,了解到芦笋营养价值高,且村里留守老人、妇女多,最终确定引进芦笋种植项目。“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双桥村的芦笋基地种植面积达65亩,吸纳近30个村民就业,其中脱贫户5人,年底还可为45户脱贫户87人分红。”黄保才说道。
为了做好今年的春耕工作,郎溪县在春节期间就启动开展春耕备耕、春管服务工作。一方面成立由县农技专家、镇农技员组成的春耕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全县各镇种植大户、产业基地开展“科技下乡”“科学春耕”等农业技术培训指导,为农户进行面对面“保姆式”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以种子、肥料、农药为重点的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
“2022年,我们将不断激发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发展各项工作,‘抢’字当头,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钟世庆说。下一步,郎溪县将围绕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和该县实际,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及时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相关配套服务。(余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