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一年的耕作随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在岳西农村大地上展开。闲暇之余,头陀镇石盆村的农家书屋迎来了一批批忙于充电的农民。
该农家书屋有图书3000余册,有种养植技术、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书籍。空闲时间,该村群众到书屋借阅书籍,学习各种农业知识,掌握产业发展技能,当地群众亲切称农家书屋为知识“加油站”。
加大投入,提升农家书屋档次。该镇把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农家书屋阵地建设。近年来,头陀镇划拨专项经费10余万对全镇5各村的农家书屋进行了改造,购买桌椅、书架等,新增党史书籍、农业实用技术读物等各类图书,丰富了图书种类,适应了不同年龄段人群阅读。同时,农家书屋还配置了茶水、小点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加强管理,提高书屋使用水平。该镇不断强化农家书屋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做到制度上墙、人员到位、图书分类,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加大对图书管理员培训力度,确保图书管理有序、有效。管理员根据本镇农业经济的特点,选择购买合适的图书,将农民需求量大的图书摆放在显著位置,方便群众及时借阅。
学用结合,发挥图书育人作用。该镇不断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并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农家书屋成为该镇“振兴夜校”、理论宣讲的舞台。同时,该镇搭建农家书屋志愿服务平台,从党员做起,从志愿者做起,走进书屋,将读书活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内容,使农家书屋办得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下一步,头陀镇将继续发挥农家书屋的农村文化阵地作用,规范书屋的日常运行,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助推文明乡风建设。(倪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