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肥西县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针对一产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出台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指出到2025年,力争农业劳动生产率达10.5万元/人、农业亩均产出率达1.2万元/亩,分别较2020年翻一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较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达4.6万元。
该县围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提出了16项具体行动。该方案的出台,将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肥西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肥西强农富农的路线图,对推进肥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科技强农,技术创新强基础。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建设20个特派员工作站、50个县级农业科技园,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280人以上,专家队伍达到200人以上。深入参与合肥“种业之都”建设,建设祖代场2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2个,培育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业)。推进种养业提质增效,发展优质专用粮75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11.8万亩以上,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牌8个。培育壮大粮食、蔬菜、龙虾、畜禽、水产、坚果、苗木花卉、蚕桑等农业重点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0亿元。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绿色生产面积2.7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96%以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农业工厂8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25个,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45亿元。
机械强农,装备升级强支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农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补齐农机研制短板,支持企业进行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四个全覆盖”,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30%,经济作物、畜牧与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均达到60%。建立“服务中心+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加快“机械换人”进程。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建设农田宜机化面积2.4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8.95万亩。推进肥西百大农产品物流园等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新增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6个、库容总量达4万立方米以上。
促民增收,多元机制出实效。 “三农”工作落脚点在于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开展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持续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常态化组织“四进一促”稳就业行动和“2+N”招聘活动。开展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70%以上,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实现全覆盖。开展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家庭农场达4000个以上,合作社稳定在1200个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400个,乡村休闲旅游年营业收入达38亿元。开展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年培训农民工超5000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1万人,逐步提高“8+1”综合救助标准,落实好农业相关支持补贴政策。
为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两强一增行动的具体责任,该县还按年度细化目标,明确时间节点,强化调度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