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和县双庙镇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加强党建引领、落实民主决策、抓好多点融合、推进长治长效,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环境。
党建引领,保障有力。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一以贯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优化组织领导聚共识。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明确镇人大主席和分管乡村振兴副书记主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带头遍访全镇107个自然村,亮出态度、表明决心,着力凝聚全镇各级干部思想共识。主动亮明身份做表率。开展“挂门牌、亮身份、做表率”活动,为全镇所有党员悬挂“党员之家”标识牌,并组织党员签订《承诺书》,接受群众监督,倒逼党员自觉打扫自家环境卫生。将每月10日作为党员活动日,活动时,党员统一佩戴党员徽章、身穿志愿马甲、手持清洁工具,义务开展村庄清洁、垃圾清理、村庄绿化等。开展评先评优促参与。每月开展“清洁文明户”“清洁文明巷”“清洁文明自然村”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群众创先争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民主决策,凝聚动力。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在确保尊重群众意愿,符合群众要求的前提下,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事前谋划聚民意。坚持民主决策原则,组织镇村干部深入一线座谈、走访,认真听取群众心里话、真心话,充分采集多数意见、倾听少数声音,画出环境整治最大同心圆,找准环境整治最大公约数,确保环境整治符合民意。事中执行聚民力。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组建农村环境整治志愿者队伍9支,入户宣讲,号召群众捐献闲置青砖绿瓦、石子细沙用于“五园建设、道路改造”。
多点融合,提质增效。坚持系统整治、多点融合,全面推进策略,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整治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抓好环境整治与疫情防控相融合。坚持疫情防控一刻不松,环境整治一刻不停。整合资源力量,下沉到一线战场,组织动员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村内黑臭水体集中整治、村内垃圾集中清理、室内室外集中消毒,以清洁家园,斩断病毒传播风险,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抓好环境整治与为民办实事相融合。聚焦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着力解决群众出行堵点、垃圾污点、广告斑点,打通断头路18米,清理转运垃圾12539吨,清除废旧广告836处,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抓好环境整治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坚持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的环境整治原则,不断优化创新基层治理。整合平安建设、疫情防控等领域的网格员力量,设立“巷长”,从群众中推选热心参与村级事务、责任心强、有威望的同志担任巷长,带领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对选聘的“巷长”,镇主要领导颁发聘书,并在巷道内的显眼位置和“巷长”家门口张贴公示牌,每月测评、定期表彰、动态调整,想方设法激发“巷长”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调度推进,确保长效。坚持效果导向,运用监督、考核、通报、约谈等手段,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出成效、有长效。监督常态化。成立两个督查组,分别由人大主席、纪委书记带队,每周对各村、各单位环境整治进行常态化督查,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及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常态化考核。把人居环境整治列入村级“月积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置30分,占比最高。分管领导每月带队开展考核,逐项评比打分,公开公平,排出位次。常态化推进。统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柴草杂物清理、畜禽粪土、污水治理、乡村道路保洁等工作,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采取示范推进,每村每月重点整治自然村2个,镇级统一组织验收。(石笑宇)